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我研究了微信的121处离线交互逻辑……

发布时间:2017-09-08 20:23:28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三节课(sanjieke01) 文:石头,三节课3. 3 计
导读:副标题#e# 来源:三节课(sanjieke01) 文:石头,三节课3. 3 计划助教,《独角兽之路》作者之一,趣推产品经理。 我们一直在说,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保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我们也一直在说,做产品,有时候相比于关注融资、模式和行业趋势,不

而“语音输入”功能,则是因为用户对着微信说话,微信将语音转化成文字,属于用户与用户强关系社交下的即时通讯辅助。这时候对于用户来讲,他希望可以即时被告知“语音输入”功能是否能用,如果在用户不明确网络是否可行的前提下,用户点击了“语音输入”,等用户语音录入完毕、希望传达信息的时候,微信loading(加载)页反馈需要等待,或者提示网络不可用,这种体验对于用户来说是很伤的。

所以,微信将这三个功能(视频聊天、实时共享位置、语音输入)设置成在用户使用前就即时判断是否有网。

而其他的功能(如发送图片、个人名片),逻辑和用户输入文字发送消息出去是一致的,原因是用户已经习惯且接受了当发送出去的内容因为网络的问题,对方收到消息会延迟或者收不到消息的情况。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发红包和转账因为涉及到余额或者从银行卡支取钱,所以必须请求服务器才能完成。因此操作进行到支付环节的时候,因为需要请求服务器,导致这时候在离线情况下,流程将不能如常进行下去。

那么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既然知道支付环节要联网才能走完整个流程,为什么不在整个流程之初(点击“红包”、“转账”)的时候就直接出现“当前网络不可用”之类的弹屏提示呢?

对此,我是这么认为的:

第一,如果用户使用场景是一直处于离线状态,那么这个时候,用户通常不会使用微信等APP;

第二,弱网环境或者网络不稳定的环境,要比离线环境的使用场景多,如果在流程之初(点击“红包”、“转账”),就需要请求服务器,告知“网络不可用”,那么用户很容易直接放弃该操作;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