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估值70亿的罗辑思维,其背后的核心逻辑深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9 02:32:37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三节课 注:今天,我们从内容、运营以及产品 3 个维度,来看
导读:副标题#e# 文 : 陈静 来源:三节课 注:今天,我们从内容、运营以及产品 3 个维度,来看看罗辑思维背后的相关逻辑。从中,也确能看出罗辑思维在打通从内容生产到内容包装,再到内容分发,以及为用户提供后续服务的整个闭环上的精细化运作。 2017 年已进入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年度订阅是“得到”主打的内容产品,在“得到”推出第一个订阅专栏时,定价 199 元,更新一年,笔者以为“得到”即将向喜马拉雅靠齐,接入多个生产方的内容产品,成为一个阶梯定价、品类多样的内容付费大卖场。一年过去了,显然“得到”走了另一条路,深入内容孵化生产环节,严格把控每个内容产品的质量,保证每一个内容产品都是精品。如果说喜马拉雅是淘宝模式,所有内容生产方的内容只要达到基础标准均可在平台售卖,“得到”就是京东模式,全部自产自销,以保证让用户有足够好的内容消费体验。

经过一年的打磨,年度订阅已经成为“得到”的品牌内容产品,在广大用户心中形成了非常不错的认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词:内容优质、主讲人专业、日更、时间跨度一年、定价 199 元。后面只要继续挖掘优质专业的主讲人,按照固有的模式帮助其打磨内容在平台分发,无需有太多的变化。

但是,对于想要做大做强的“得到”来说,只是守着订阅专栏这一种内容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就有了今年在 002 号知识发布会上主打的内容产品——每天听本书。

在知识发布会上,罗振宇提到,“每天听本书”这款产品得到团队打磨了一年,在年初“得到”公布的《得到品控手册》中,也明确了“每天听本书”每本书的打磨制作包装流程,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宣布将“每天听本书”定位为今年的重点内容产品呢?除了上述订阅专栏模式已走通,“得到”需要打造新的明星内容产品外,笔者认为是因为“每天听本书”的存量内容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有足够多的品类以及内容供用户消费。

blob.png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每天听本书”的内容已足够支撑起分类,并且积累了足够丰富的主题书单。在内容积累到一定的量,生产模式相对成熟,并且订阅专栏的品牌定位已经确定,“每天听本书”势必会成为得到下一个重点打造的内容品牌。

根据“”得到“”从专栏订阅到每天听本书的内容品牌打磨思路,笔者认为,下一个阶段“得到”会重点打造的内容品牌将会是前不久推出的“精品课”。“得到”的第一个精品课是《曾鸣智能商业 20 讲》,于 7 月 10 日推出,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陆续推出了 10 个精品课,定价从最初的低单价和高单价尝试,到固定为9. 9 元,课时数从初期的 10 节课以上到后续固定为不超过 10 节课。同样,当具备一定的存量内容,生产模式相对成熟后,“精品课”必将成为“得到”的下一个明星内容产品。

blob.png

由上述付费内容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得到”打磨一个内容品牌的思路:

  • 明确内容基本形态及核心用户群

  • 在内容形态和用户群基础上确认内容类型、付费模式、可提供的内容服务

  • 梳理出精细化的内容生产制作包装流程

  • 邀请符合内容定位的生产者同得到团队一起进行内容生产

  • 利用得到自有推广渠道,结合生产者的社交网络资源,进行内容以及附带内容品牌的宣传推广

  • 持续优化迭代内容生产模式,给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消费体验,加强用户的内容品牌感知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