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陌生人社交产品让用户越用越寂寞?
我想现在我们可能会更加清楚为什么男性在陌陌等其他社交产品里面,虽会普遍广撒网式地到处和异性聊天而鲜有成功,主要是因为男性的短择标准相对而言比较低,女性的短择标准相对而言比较高(当然也不是没有限度,在如今美化工具如此厉害的情况,仍然p不出拿得出手的照片,我只能建议咱要不先换个地方,比如我们可以去雅致的社交场合聊一聊心灵?) 如果对社交产品的用户进行分层,不同层级用户之间的需求是有天然的错位的,这种错位在一定程度内,可能还会对层级之间的用户起到一定激励作用,从而形成良性闭环,但是这个闭环是有承载力的。我们可以据此来解释下陌陌早期的用户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已经搭建好,这时候的金字塔结构是相当稳定的,它内在的生态是平衡的。所有底层的普通用户会不断地去搭讪和追捧中间的女性用户,满足了她们的希望得到更多认可的愿望。而中间的女性用户又可以筛选出顶层的高富帅,相当于绩优股的角色。顶层的用户又会发现,其实很多高颜值、好身材的女性就在身边。至于后来这个结构难以支撑,则主要是因为上面提到的大量慕名来的底层普通用户太过泛滥,超出了金字塔本身的承载量,从而影响了整个结构的生态平衡。 3.陌生人社交行为中存在的现象——自我认知具有盲目性男女匹配出现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用户不能充分地认识自己。优质资源都是稀缺的,通俗点讲,如果男性用户都想要白富美,女性用户都想要高富帅,那注定大多数人收获到的只能是挫败。 《爱情心理学》中还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婚恋市场价值(也称伴侣价值MateValue,简称MV),MV简单用一个公式表示是:MV=受欢迎程度/需求度*伴侣选择权,有兴趣可以自己细看。具体而言,衡量一位男性的MV,主要看年龄、身高、长相、财富、智商、性能力和长期承诺,衡量一位女性的MV,主要看年龄、长相、身高、罩杯、体重、学历、性格、家庭环境。 总之,如果社交产品不能对用户盲目不自知的行为进行理性疏导,那肯定最终会导致大部分用户包括女性用户的挫败感。社交产品的匹配做好了,用户才有的聊,进而互动交流等一系列的行为,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如何解决陌生人社交中的匹配互动问题1.社交产品有哪些必备要素——匹配互动处在什么环节?由于笔者是典型INTJ形职业人格(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中十六种人格类型之一,完美主义者,喜欢追根究底,力图抓住事物的本质),一向喜欢刨根问底,不问到身体以下部位誓不罢休。言归正传,其实要想更好地解决匹配互动问题,我们应该先来宏观地看一下,做好一款社交产品的必备要素有哪些,做好社交两端的匹配和进一步的互动在整个社交过程中处于什么环节。 首先什么是社交产品?简单概括为:时间投入+互动,是在一定时间内,用户进行信息交互。今日头条张一鸣也说过:“社交是一场信息交互运动”。 社交产品对用户时间的占用程度,这个想必大家都知道。德勤和市场研究机构GlobalWebIndex(以下简称GWI)近期发布的洞察报告显示,年轻人有1/ 3 的网络时间都用在了社交媒体上,社交产品是用户时间投入的无底洞。 然后,我们再将“认识一个陌生人并与之建立关系”的完整路径进行拆分: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