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号为何频出爆款?吸引流量的秘密武器不仅是方言
最早的方言短视频是以配音的形式出现,因为制作简单,而且选择的影视作品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容易产出反差的喜剧效果,实现病毒式传播。著名配音团队“胥渡吧”就用方言配音的形式恶搞过童年回忆《还珠格格》和《西游记》。 方言配音的形式可谓经久不衰,在B站上可以看到四川话版的热门动画《干物妹小埋》,还有近段时间突然火爆的《小猪佩奇》,出现了东北话、重庆话、上海话、湖南话、新疆话等各种版本。@说方言的王子涛 做过几期山东话版的《小猪佩奇》,在粉丝中反响不错。 比配音难度高一点的是旁白解说,视频创作者需要对影视作品加以个性化的解读,而方言能使解说更加好玩,更具辨识度。比如东北口音的“刘哔电影”“刘老师说电影”,自带几分诙谐。还有谷阿莫的“湾湾腔”,形成了他独特的视频风格。 不过这类配音解说的方言视频,门槛比较低,当从个人创作转向团队运营之后,方言短视频也面临品牌升级的考验。 短视频团队都希望能打造出独有的IP,主要有两条路径:真人演绎和动漫虚拟。 比如脱口秀短视频“粤知一二”的主持人郭嘉峰,在粤语地区人气很高,这可能得益于他之前是电视台主持人,口才与镜头感俱佳。而且团队成员也基本都是成熟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在真人秀节目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粤知一二”还塑造出其他一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是,这些演员还身兼数职,比如节目中的“肥龙”其实是编剧之一,萌妹“猫猫”其实是节目导演。 “大连老湿王博文”的杀手锏是“戏精”情景剧。浑身是戏的他,一个人就能对着镜头演出一场大戏,不仅“性转”演绎出了王秀芬、臧婉婷等女性形象,最多甚至分裂出 20 个人格……这些人物都有着浓浓的“海蛎子”味儿。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