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雷军两会建议:提前布局5G产业应用 加快商业航天立法

发布时间:2019-03-07 08:35:46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新浪科技
导读:副标题#e# 2019年全国两会今日正式拉开帷幕。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今年向大会提交了三份建议,分别是《关于布局5G应用、推动物联网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深化落实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5G农业应用补贴和优惠政策,并鼓励社会资本、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共同参与,因地制宜规划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试验区,并在经验成熟后进行全国推广,全面提升农业领域的高新科技应用程度。例如在养殖业,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基本信息管理、疾病档案管理、防疫管理、营养繁殖管理,发展智慧养殖;在植保方面,借助物联网技术自动探测和记录区域内的微气候、墒情等环境信息,并结合植物保护专家系统来精确地预测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精准高效解决农业生产的植保问题。

三、发展无人驾驶与车联网,提高交通智能化程度

在5G众多的应用场景中,无人驾驶和车联网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出现的引爆点——对通信网络有着极高的要求,大带宽、低时延、海量的连接数量、严密的覆盖,这些都是5G技术的核心优势。一方面无人驾驶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在减少交通事故、改善拥堵、提高道路及车辆利用率等方面意义深远,并可直接带动智能汽车后市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全球车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智能化引领,全球车联网服务需求逐渐加大。基于5G技术的应用,智能交通领域将快速进入发展上行区间。

建议国家研究、制定和出台关于智能交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支持产业发展。尤其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责任问题、技术试验问题、车联网的国家标准规范、智能芯片应用等产业发展关键点进行前置研判,通过鼓励性政策支持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安全、可控发展。

四、普及医疗物联网应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服务患者方面,可以采用LBS技术实现智能导诊,优化就诊流程,还可以借助可穿戴传感器和服务解决方案进行远程护理;保障设备质量方面,可以采用各类专用传感器,跟踪设备使用情况,借助预测性维护来修复关键医疗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完善设备运维体系;环境监测方面,可以通过传感器对ICU室、手术室等特殊地点进行环境监测和预警。同时,基于医疗护理全流程的健康大数据,在安全保护前提下的数据标准细化、完善,以及数据网络的综合利用也显得尤为迫切。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逐步推动5G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加快完善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大数据相关标准,制定医疗智能可穿戴设备及配套信息平台行业标准,出台针对物联网企业在医疗领域投入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的鼓励政策,使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更好地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新需求。

建议二:

关于提高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建议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6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同年,习总书记在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在航天事业发展征程上勇攀高峰,努力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今年2月20日,习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为新时期我国航天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我国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将航空航天列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领域,为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