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下沉这一年:搜寻、追凶与反围剿
在锦州这样的小城市,大家的出行和生活方式都相对固定。这里的出租车司机年龄普遍较大,都在四五十岁左右,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不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开出租可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作,所以更看重,也更警惕外来事物。 但共享单车的骑行路程一般在1~2公里之间,哈啰用户的每单平均路程为1.6公里,跟出租车的用户群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围堵的司机被警察驱散了,单车也被拉到城管仓库暂存,我也接到通知,需要回收车辆,办理营业执照。但我把材料准备齐全去办的时候,监管局拒绝办理,说市里面开会不允许给共享单车办理营业执照。 现阶段出租车司机群体的抵触情绪很大,公司只能尽量避免冲突。可即使暂停运营,出租车司机还是对共享单车抱有敌意。 前段时间,一个出租车司机把一辆单车拉到胡同里砸了,被市民全程拍摄视频放到网上。因为在网上引起很多关注,锦州公安局主动介入,把砸车的人给抓了,拘留15天,罚款1000元。但到现在,我们还没能接触到这个人,不知道他的具体情况、砸车动机之类的。 目前,共享单车的投放运营,在各地没有统一的标准。全国不同城市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主管单位不一样,办理的流程也不一样。锦州的困难在于,用户呼声高,合法途径却闭塞——主管部门是谁?怎样取得合法身份?都是问号。 粪坑里找回失联车 接到暂停通知后,我的工作也变成了回收车辆。 6月中旬,我和同事开始回收单车。单车投放数量少,而且分散在锦州城的各个角落,因此寻找困难较大。到7月,500辆单车还余200辆没找到。 运维人员在楼道里找到单车 一般情况,车子会被藏在楼道、个人车库、地下室,甚至家中。最常见的情况是,我们5个运维人员把一个小区的每一层楼都翻一遍,有时能找到一两辆,但大多数情况,一辆都找不到。 前段时间,我到一个失联车辆的定位点找车,跑遍所有楼层都没找到,点击响铃却听到微弱的响声。循着声音去,在四楼一户人家的家里。 敲了很久,一个女生开了门,单车就放在一进门的客厅里。那小区是个没电梯的老小区,她竟然从一楼扛到了4楼。她告诉我,她正在读大学,因为外面车太少,怕被别人骑走,就抬到家里自己用。 我经常会在路上看到有人骑没车锁的车,但凡我们问“这车在哪找到的,为什么没有车锁”,对方都会回一句“捡的”。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