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挖掘3000亿规模的食用菌行业机会

发布时间:2019-11-24 07:49:32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钛媒体
导读:副标题#e#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35斗 中国食用菌行业市场发展已经逐渐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还不足10万吨,产值不足1亿元;到了2018年初,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已经达到3712万

值得一提的是,已全面向医疗健康领域转型的星河生物,2016年其便止住了连续3年的亏损。星河生物曾在2013年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面临着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但食用菌工厂化产能仍在持续增加,而由于金针菇持续降价,生产厂家在扣除运输费用和经销商利润后的收益所剩无几。

再回过头来看收购方豫园股份,虽然其本身并非食品企业,但受制于传统珠宝行业集中度不高,同质化明显,激烈竞争等因素,急于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2018 年复星资本正式入主豫园股份,资产重组后,复星系持股比例从26.45%提升至68.49%。公司形成了地产+大消费六大产业板块布局:老庙+亚一为主的时尚珠宝板块、以豫园商圈为主体的文化商业产业板块、新成立的美丽健康板块、食品饮料板块、智慧零售产业板块、餐饮娱乐产业板块。后续将以地产提供稳定现金流,以大消费为重点打造快乐时尚大平台。

挖掘3000亿规模的食用菌行业机会

豫园股份主要业务板块 图源:企业官网

而收购中国食用菌头部企业之一的如意情,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丰富、充实大食品产业链布局,落地基于“从农场到餐桌”的大食品、大餐饮战略。如意情或许将与公司现有餐饮食品业务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三季报显示,豫园股份各主要业务板块收入提升明显,珠宝时尚收入增长15.73%,文化餐饮收入增长30.86%,文化食品收入增长48.67%。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综合毛利率提升2.71个百分点至19.57%。

竞争加剧,马太效应初显

根据《中国食用菌产业年鉴(2016 年)》,2012—2016年的4年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数量减少了198 家,年均降幅达到 6.88%,主要原因是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企业不断涌现,行业产能规模持续扩大使得市场竞争加剧,个别品种、个别区域出现了供需失衡的情况,企业优胜劣汰、数量减少,是行业整合和逐步成熟的表现。而经历这一轮反常且持续的价格地位,金针菇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整合速度或将加快。

另一方面,工厂化实现了产品全年均衡生产和供应,质量高、产量稳定,不受季节影响,生产方式属于现代化高科技农业生产模式。目前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占比已经达到70%。

参考国际食用菌行业规律,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已基本完成了对传统模式的替代,其中,台湾、韩国工厂化食用菌占有率达95%以上,日本达90%以上。若以发达国家为参照,未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达到90%占有率,则相比目前规模有10倍以上空间。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