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贫困线:这块屏带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
年初,她借4万块钱建了一个菊花大棚。花朵盛开的深秋,市场上花价突然“跳水”,从3毛掉到5分一支。假如能卖完这批菊花,刘兰可以收回两万,但直到冬天来临,棚里的花还没有卖完。 刘兰的花棚 刘宇知道母亲的艰辛。母女俩经常围坐在小茶几上吃饭,有时一根豆角没有夹稳掉到桌子上,刘宇会与妈妈抢着捡起来吃掉,但总被“教训”:“小孩吃盘子里的!”漆黑的夜晚,刘兰需要去花地看守,刘宇一个人安安静静在灯下做作业。 刘兰并不懂刘宇的学习,她小学毕业,有时看刘宇解不出题目抓耳挠腮的模样,她只能笑笑。农村有课外辅导班,但她付不起一学期几千块钱的补习费。在他们的村庄,一部分孩子小学阶段就被父母送进城市读书,留下来的孩子除非自己努力,否则很难被大人照顾到。 刘宇很努力,遇到不会的题,她有时会用妈妈的手机打开作业帮拍照搜题,“问题在网上顺利解决,解题思路也很清晰,她很开心。”刘兰说。她觉得女儿能有个网上老师也很好。 菊花刚刚种下的时候,刘兰觉得一定能很快回本。看到作业帮在线直播课程时,刘兰手头只剩几百块钱,但看看女儿学的很认真,还是决定用支付宝花呗先给刘宇买了。 付款之前母女俩有过一番较劲,刘宇埋头做作业说:“不用买。”刘兰大概知道女儿心疼她。几天后网校开课,刘兰觉得还是要买,她要支持女儿。 刘宇给作业帮辅导老师晨萱的印象是“上课很认真,发言特别积极”,“下课一有不会的就发微信问”。 近期最让刘宇开心的是,她终于解开了一道答案是“63”的数学题。那道题目故意绕了一大圈,刘宇和身边不少同学一开始都被绕糊涂了。在考卷上,那道题目占6分,第一次考试她做错了,学校老师讲解,由于太快了,她没听懂。最近在作业帮上课时,她又遇到了同样的题目,数学老师很快让她明白了那道题的“玄机”究竟在哪里。 现在,掌握了“玄机”的刘宇会把要点讲给还没弄明白的同学。再提起自己的“竞争对手”班长同学,她觉得自己有了一把“秘钥”。 在贵州山区,9岁的田安安和7岁的妹妹不知道小猪佩奇。她们没有过课外读物,更没听说过课外辅导班。 住在隔壁的伯伯有一个上小学6年级的儿子,他抬起眼睛想了半天,认为他给孩子们买过课外书。 “《鬼谷子》,我给他们买过这个,但是他们都不看。”伯伯说。 网课是什么,田云磊其实不知道。但看到田安安对说着标准普通话的老师和课堂着迷,田云磊觉得很安心。 胡静有时很着急,她觉得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具体有多大?可能已经大到农村人们难以想象,“那我们的孩子将来该怎么办?” 她鼓励孩子们多接触比较优质的网课,有助于他们提高成绩。最重要的是,听听在北京老师们讲课,也有助于增长孩子们的见识。 但安安只是少数。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