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新氧困局:藩篱之内乱局未定 疆场之外巨头拔寨

发布时间:2020-04-06 03:17:09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几年之后,回头再看2020年初的这场新冠疫情,也将是医美行业进入新市场格局的一道分水岭。 不得不说,国内新冠疫情的严控使得很多行业领域都摁下了暂停键,医美行业机构也陷入了全面的停工,至今行业复工率处于极低的状态,冲击和影响显而易见。

美国、韩国以及巴西等医美市场相对成熟的国家,医美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10%,而目前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仅为2%;另一方面,美国医美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35-45岁的年龄段,而中国30岁以下(90后)的消费者是主力消费人群,占比八成以上。

按照2019年调查数据:20-25岁是医美行业的主力消费者,占比达到40.41%;其次是26-30岁,占比约为23.25%;00后为主的19岁以下医美消费者,占比已达18.81%。

低渗透率和处于成长阶段的主力消费人群,让中国医美市场“需求侧”的增长充满想象空间。相比需求侧,供给侧的情况则要复杂很多。

虽然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12000余家合规的医美机构(医院、门诊、诊所等),但这只是市场的一部分,有市场人士认为整个市场可能存在5万家“医美机构”。

一些行研报告显示,国内市场中“黑诊所”数量甚至5-6倍于合规机构,而这些隐蔽性、流动性极强,难于监管的“黑诊所”手术量也惊人的达到了合规机构的2.5倍之多。

医美市场的暗黑面对合规机构的生存构成很大的影响。虽然近些年医美机构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但整体的经营运营状况却是惨淡不堪,大面积亏损和退出市场的现象并存。

新氧困局:藩篱之内乱局未定 疆场之外巨头拔寨

不过,医美市场监管趋严、阳光机构的市场声量不断增大,加上消费者的认知提升,“黑诊所”也在被不断溢出市场。眼下这场疫情带来的人口流动限定,更加速了地下机构被洗牌出局。

无论是垂直平台或是综合平台的发展都会加速这部分市场空间转向阳光化。但另一个难题是,由于国内医美执业医生数量远少于成熟市场,医美医生培养周期很长,极大制约了医美机构的规模增长。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整形医院与美容医院医生约7419位,包括整形外科、皮肤科、中医科、口腔科部分医生(数据来源:“2019-2025年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同年的医美机构数量却达到了11973家。

所以,供给侧优质资源是美团医美、阿里健康这样的综合平台与新氧、更美等垂直平台的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截止2019年末,美团医美医疗业务已覆盖近400个城市,付费合作的医美及医疗类机构数量达到了11000家。这些机构都是具备相应资质的正规机构,在美团APP页面认证公示,可以说,互联网、数字化推动了这样的“阳光化”。

按照新氧公布的2019年报显示,目前新氧的合作机构则为3500家左右。由于新氧的盈利模型是建立在广告流量竞价排名之上,因此其更趋于聚合“重整形”这个长尾市场的头部机构。

然而,由于医疗服务的属地化以及服务产品的非标特性,医美机构很难大规模复制,因此整个行业集中度非常低。1亿元收入规模之下的机构占据市场的绝大多数。

按照估算,行业头部机构的市占率不过5%左右。这对于新氧等走广告流量模式的垂直平台而言很是尴尬。

要吸引更多医美机构付费投放广告,就不得不投入更多营销成本来获得外部流量。财报显示,2018年新氧科技的营销费用占比64%,2019年虽有所下降,但仍在58%的高位。

近两年的医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肉毒素、玻尿酸注射以及激光射频等非手术项目数量占比超过70%,能够较容易标准化的“轻医美”服务市场迅速升温。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