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2019年业绩说明会QA实录(附PDF下载)
去年我们把原材料库存拉的这么高,就是为了应对可能突发的状况,保证平稳的交付。大家关注到海康的经营性现金流以及库存的问题,我们的存货从上一年 50 到 60 亿大幅度上升到了差不多 110 多亿,就是为了平滑供应商切换可能带来的风险,以能保证我们交付的平稳。 Q:关于智能化需求的挖掘和企业的商业应用这块,公司有没有更具体一些的案例或者说效果,以及公司要怎么去做这个事情?企业商业这块的智能化会以什么样的一个进程去发展?另外看到年报里面,这方面涉及到的行业其实非常细、非常杂、非常碎片化,想知道智能化这种东西,它能不能比较好的做到可复制?还是说每个细分业务都要单独开发? A:关于智能化这一块,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比较主流的或者说相对比较有规模的应用,就是人脸的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在很多的地方都可以带来应用。除人脸识别以外,我们看到的需求都是碎片化的,很难有比较大的应用。 比如说物流读码,无论是读条码、二维码,读码产品形态和使用环境都非常丰富。不同尺寸的二维码和条码、不同的光线、角度等等,使得读码需求变得非常碎片化。目前,到处都是规模容量不大的应用需求。怎么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很多企业也都在探讨,大家都希望能找出一种特别的办法。但是,现在很难有更好的办法,因为目前的人工智能,是基于训练的模型,既然是基于训练,就涉及到样本的问题、算法选择的问题、以及工程成本的问题。不是简单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应用,在很多情况下会回到工程化的成本问题。比如我刚才提到的读码,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光线下,仅仅是一个补光的问题就非常的严峻,面临非常多的挑战。为了解决需求碎片化这个问题,我们在 2019 年推出了AI 开放平台,这个平台主要用来解决智能应用场景化、碎片化的问题。用户可以自己来做数据的样本,平台将样本训练的特征提取以后,自动加载到应用系统中。中间不需要海康的介入,海康免费提供算法训练的能力。AI 开放平台是一个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和开发者的免费平台,根据我们年报披露的数据,AI 开放平台上线的通用功能大约有 40 多项,平台的日均调用次数是 3,500 万次,累积的训练模型超过 1 万个,其中超过 95%以上是垂直行业的碎片化模型场景。 Q:看到我们年报中披露用智能化做了金融风控的违约预警,能不能有一些具体的信息? A:关于金融风险防控,确实有几个项目在做,具体进展到什么程度、有些什么样的效果还要去了解。金融风控的基础理念和框架是知识谱图和数据库图挖掘,由 AI 算法通过图数据库来做图挖掘,在过程中寻找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以前都是建数据模型,找数据背后的关联,现在是提供标的数据,让 AI 算法来找背后的关联。 Q:现金流量表里资本购置这一块,资本开支一季度强度不算很低,未来是怎么打算? A:关于资本支出,我们前两年在加大投入,海康未来虽然有很多挑战,但我们还是趋向比较乐观。未来几年的资本支出公司做过一些披露,投资规模大约在 100 亿左右,这些投资依然会做下去,在几年中落地,基本不会受疫情的影响。 Q:从 15 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招聘的动作,从 1.5 万到 4 万,前不久也从网上看到了一些节奏放缓的公开信息。当时做这样大的人员扩充和很多组织架构的调整,您肯定是看到了一些比较大的机会,现在回头来看,您觉得哪些是超出预期?哪些是低于预期? A:我们在过去的几年的确在追求规模的增长,做一些业务的扩张,其中有几个大的方面,前面已经介绍了。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