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颜宁张文宏等五大专家讨论:疫情常态化下的"理性防疫"

发布时间:2020-07-16 18:50:28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网易号
导读:副标题#e# 网易科技讯7月15日消息,未来论坛联合科学、医药、临床等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打造的“《理解未来》科学讲座:病毒与人类健康-专题科普”的第十三期直播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担任主持,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兼职教授陈剑、吉

祁海:我从免疫的基础研究的角度想问一个问题。现在确实有数据表明中和抗体可以阻断病毒感染,但是不同的感染剂量可能症状不一样,病毒复制的动态不一样。究竟抗体是不是具有保护作用的唯一因素呢?什么时候情况下需要T细胞参与?如果抗体检测不到了,是不是可能因为有其他的获得性免疫机制参与,病人还是可以避免感染。我很好奇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

牛俊奇:从预防性疫苗上来看,主要看他抗体产生的情况,但是抗体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在这里面实际上有细胞免疫存在,所以有些疾病例如乙型肝炎,在抗体滴度可能很低的情况下,再次接触抗原后,B细胞迅速重新激活,抗体会再次迅速产生。在这里细胞免疫也参与其中,所以单纯看中和抗体的滴度不能完全判断它有没有保护性。从流感病毒看,流感病毒每年都要打疫苗,问题不是它产生的抗体没有效果,而是它的抗原每年都有变异,所以流感疫苗要年年打。目前情况看,新冠病毒的稳定性相对比较好,变异不是特别大。问题是它产生的抗体会不会持续的时间很长?我个人认为作用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但是话说回来,现在很多疫苗,比如HIV病毒疫苗,它也会产生抗体,但是往往抗体没有保护性,所以找到保护性的抗体是很重要的。目前看到的已经发表的新冠疫苗,绝大多数会产生很高比例的抗体。现在问题是这些抗体是不是具有保护性。

颜宁:刚才张老师也在说关于新冠的各种研究不要老从新闻媒体看进展,但是很不幸,真正让老百姓只能看到的新闻头条,特别是标题党是更容易吸引眼球的。各位都是专家,我借这个机会问问,我们不妨泼泼冷水,现在中美都在加速研究疫苗,包括做各种特效药,最近一个月内,关于各种中和抗体的报道也都出来了。各位专家可以不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从研发到真正能够制药这里面可能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不可以更理性的分析一下,每一关都难在哪儿?

牛俊奇:颜教授提出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从制药业来讲,如果研究一个原创性新药和一个疫苗,平均花费时间是10年,耗费资金大概10亿美元。新冠肺炎引起的全人类的关注,所以投入的就会比较多,这样一来它产出成功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我们回头想当年艾滋病出现的时候对全人类产生的巨大冲击不亚于今天的新冠肺炎。在艾滋病疫苗研究中投入了长期的、持续的、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很可惜,艾滋病到现在没有一个有效的疫苗,并且没有任何一个疫苗能看到希望。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疫苗研制中的一个里程碑,距离成功还有很遥远的距离。目前为止,全球注册的疫苗研究大概133个,这133个主要是在美国、中国、加拿大、英国这些国家。中国是举国家之力,投入巨大。中国最近这几年疫苗研制的的水平进步非常大,但是这些疫苗真正能够进入到人体的。

但疫苗研制的问题太多,除了艾滋病疫苗外,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这个病毒发现现在55年了,目前为止疫苗研究结果仍然遥遥无期。所以我们要知道疫苗研究的未知领域还比较多。

现在看疫苗种类也比较多,传统疫苗就是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新技术带来的疫苗成功的只有重组亚单位疫苗,像乙肝疫苗和HPV宫颈癌疫苗是比较成功。核酸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这些疫苗在疫苗研制史上有重大进展,但还没有成功上市的。研制成功的疫苗还是传统的方法,技术比较成熟,另外有成功经验。目前这十几个疫苗中,有4是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就比较传统或者比较笨重,它有一个问题是要大量复制病毒,病毒的危险性又非常强,需要在P3车间里进行生产,这样它在生产过程中难度会比较大。国药集团武汉病毒所的疫苗已经进入三期,这是重要的里程碑。但是中国已经找不到病人了,所以现在准备在阿联酋继续研究。科兴疫苗准备在巴西做研究,这样他们会找到病人,也会找到预防的群体。有可能传统型的疫苗会比较早的获得成功。但是临床三期的研究中,需要的样本量非常大,管理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希望,但仍然有很大的不成功的可能性。

史隽:关于疫苗有一个问题我挺好奇的,欧美现在流行的冠状病毒,在它的Spike区域有一个D614G的突变,这个突变会影响疫苗的效果吗?还是现在疫苗已经设计了这个突变?还是它完全不受这个突变的影响。

牛俊奇:像乙型肝炎病毒会有突变,突变以后传统型疫苗有可能对它是无效的。乙肝疫苗的表面抗原和新冠病毒的突起非常相似,立体结构的改变导致抗原结构发生变化,产生的抗体对突变抗原可能不起作用。总体来讲,传统的疫苗抗原部位不是一个抗原决定簇,可能是多个抗原决定簇,这样仍然有可能发挥作用,如果是重组疫苗,仅仅是表达很少一部分抗原,这时候带来的问题可能比较大。比如乙肝表面抗原一共150个左右的多肽,这段多肽出现变异,它很可能就无效了。这种灭活疫苗是把整个病毒作为抗原,所以它产生的是一种多克隆的抗体,这样有可能会避免突变带来的疫苗无效。

史隽:50%的人可能对腺病毒已经有抗体了,那么以腺病毒为载体的疫苗是不是会影响很多受疫人群?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