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IDCC2020】圆桌对话:技术定义IDC

发布时间:2020-12-13 11:04:23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副标题#e# 2020年12月8日-10日,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召开。作为数据中心云计算产业内知名的盛会以及IDC企业、电信运营商、互联网、金融、政府和厂商等产业上下游的高效沟通平台,与会嘉宾包括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数

第二方面从资源角度考虑,我们公司一直特别注重对水资源的保护,包括水资源的应用情况,我们一直都特别关注的,而且我们对欧美方面的需求也了解非常清楚。美国水价比较高,因为数据中心用水量也比较大,它的数据中心是我们的三倍以上,在美国部分州的水价达到80块钱一吨,这会带来很大的概念上变化,因为水资源的成本会达到电费的很高的部分。

当有了液冷和新的方案出现时,PUE降到1.2,甚至1.1以下的时候,耗电量逐渐下降,电费就更便宜,微量资源的成本会出现很大变化。水资源的匮乏也出现了苗头,当地的水资源不足以支撑那么大的数据中心用量,未来会有很大的矛盾点,我们的方案也是一直在考虑这样的问题。

第三点,从规划角度,从全局的利益看,现在说液冷特别火,实际上液冷影响的并不只有空调部分,影响更多的是IT部分,可以减少15%到20%的风扇功耗,从变压器、开关到UPS一系列可以减少,还可以带来供配电系统运维的下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但是它对于建筑的成本加高,建在偏远中心,这又涉及到土地的考虑,数据中心越来越成为耦合的整体,我们需要考虑这么多的问题。

第二个从产品角度,我们坚持以可靠性为出发点,数据中心只要宕机了,它的业务价值就没有了,只有保证连续在线的数据中心的稳定才能够实现数据中心真正的价值,我们的产品首要出发点是可靠,其次才是能效的提升,我们不会过度的追求很多极端的解决方案。第三从服务角度考虑技术,数据中心运维方面未来存在海量的运维需求,怎么样实现自动化的运维?自诊断,自服务,自学习,这些技术的组成可以很好的帮助IDC成长。

主持人:非常感谢严总,在电力资源之外又补充了水资源的前提条件,开发了话题的延展性。下面请郭总。

郭逸昕:其实这方面我真不是专家,我们是可视化为主,杜总提的特别好,我之前做运维的时候也遇到过,想要发展云计算,但是机房是09年设计建设的,改的时候发现电不够,怎么办?退而求其次,有两个机房的IT设备已经不跑了,从以前1.8到1点几,在北京的周边遇到的问题更多,好多IDC的小伙伴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我后来发现时代变了,数据要求的更多了,单机柜的功率要求更高了,这个时候发现电又涨不上去,等于我投了一大笔钱,但是可能只能实现一小部分,没有达到我自己预期的百分百目标。我想问严总和吴总,他们基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吴成斌:我非常赞同严瀚总刚才说的不确定性的问题,这个确实是难以预测。我们自己建设自己使用的数据中心的时候要确定这个机柜功率都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的公有云业务可以说是相对来说自己的需求应该有一定的可控性,但是我们去找需求部门,也就是公有云业务部门了解它们需求的时候,它们也很难说出对未来几年功率的需求,我们更没有办法预测托管客户未来几年的需求,是4.4千瓦还是6.6千瓦。我们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可能需要非常注重灵活性,这个需求时刻在变,我们需要适应这个需求。

另外一点,我想分享的供配电专业是一个非常传统,非常古老的专业,在其它的建筑类型里面,它几乎在几十年里面都没有什么变化,而数据中心的供配电日新月异,近几年出现了非常多的新技术、新架构,包括高压直流、智能PDU,还有2N架构、RR架构,这种真的是技术的更新是其它建筑类型远远不能比拟的,所以说这也是我们技术定义IDC非常重要的体现。其它的也有经济性和审美需求驱动的,比如以前办公楼建十层,现在建几十层,上百层,不是技术发生了变化,而是经济条件更好了,我们可以建的更高。以前外立面做瓷砖,现在做玻璃幕墙。数据中心技术迭代特别快,技术的变革导致了数据中心形态的变化。这是我的分享。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