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搜狗创业史 20载王小川往事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移动流量增长带来的直接营收贡献。在2017年第二财季中,搜狗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其中移动搜索收入对整体搜索收入的贡献由去年同期的49%提升至76%——公司的移动端营收已稳稳成为绝对核心。 更为有趣的是,王小川还有意将此数据与“竞争对手”进行了比较。他在内部信中说:“搜狗的搜索流量增速和收入增速已经连续26个季度明显高于竞争对手,这表明搜狗已经建立了差异化竞争力,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不言自明的是,这个“竞争对手”自然指的是百度,毕竟一个自居市场第二的搜索厂商,总不会拿数据与第三名竞争。 此外,王小川谈到的“差异化竞争力”,底气多半来源是搜索内容生态的差异。目前在“腾讯系”内容的搜索上,搜狗较百度有绝对优势,在搜狗不仅可以实现对微信内容生态的搜索,还能连通知乎,而2016年底王小川最为看重的“明医”、“英文”等搜索频道,也是目前搜狗与百度相区分的垂直领地。 而且面向未来,搜狗能讲的故事当然不止于“差异化”,人工智能才是最具想象力的远景。 All in AI:激进派与维新者 不少人对百度集团总裁陆奇那句“All in AI”的决心印象深刻。 但搜狗其实也早已All in AI,只是没能公开喊出类似的口号而已,因为搜索公司原本就是未来面向AI而进化发展的科技公司。 王小川自己还在交流中解释过,最为无奈的时刻,来自被媒体问起:“搜狗要转型做AI了?” 王小川为此一遍遍解释:搜索其实就是AI,它的核心本质都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比如搜索引擎变得更聪明,就能够帮助用户选出更好的页面。 这位搜狗CEO甚至还颇为认同百度集团总裁陆奇的判句:搜索是AI最好的场景,搜索和AI原本就是天生一块的。 “由于深度学习出现后,会使得搜索更为强大,所以搜索公司是首批接触深度学习训练的群体,深谙数据训练和模型打磨,还都具备研读论文提升战斗力的能力,这就保证了算法先进性上不落伍。”王小川解释说。 这也就解释了面向AI的技术和能力方面,搜狗和百度的相似性: 百度有基于语言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度秘DuerOS,搜狗则把语音输入集成到手机输入法中; 百度打造参加《最强大脑》PK的小度机器人;搜狗就通过汪仔展现出知识答题方面的实力。 实际上,在以语言和图像和核心的两大人工智能技术上,双方的实力很难分出伯仲。 但并不意味着面向未来的AI方向上,搜狗和百度也会直接展开争夺:与搜索一样,双方开始差异化竞争,一个显得稳妥,旨在实现维新;另一个相对激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