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数字化图鉴
今年以来的疫情,更是让很多原本以线下业务为主的小微企业无法正常经营。IDC统计,疫情之后,营收减少的小微企业占比为75%,现金流不足支撑3个月的小微企业占比为57%。可怕的数字背后,是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倒逼本来对数字化需求可能并不迫切的小微企业思考和选择精细化运营手段。 重庆市智慧城市规划设计院何野院长告诉「甲子光年」,在疫情之后,他以低于市场价、以旧换新、为部分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门店提供定制化服务等策略,给重庆的零售行业小店铺推广“数字化武器”:一套“智慧门店”的软硬件系统,可以采集、分析顾客的购买行为,并通过微信小程序将分析结果同步给店主,一方面可以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比如更精准地推荐货物,另一方面可以帮店主更有效率地管理进销存,提升销售业绩。 除了精细化运营,开拓线上新业务也成了小微企业抵消损失的方式。 本文开头提到的,通过组织线上展会来减少损失的保利国展就是案例之一。 另一家名叫超级猩猩的连锁健身机构,其线下业务因为疫情被迫暂停,于是开始尝试线上直播的健身服务。1月30日,超级猩猩直播首日,推出了“超猩家里蹲”活动,当天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17万。 趁着直播热度,超级猩猩又在2月10号推出了14天的线上“陪”训营,每班上限30人,售价399元。开放报名的前40分钟,第一期上线的22个班就已全部满员,为公司带来26万的收入。在这个案例中,数字化不仅是自救方式,更是弯道超车的助推器。 要想富,要想活,必须数字化。
在理解了小微企业数字化的重要性之后,下一个问题是:小微企业如何建设数字化? 其实对所有类型的企业来说,无非“内功”“外功”两条线: 一要对内梳理好自己的需求并明确目前市场的供给状态,以制定包括目标、手段和具体实施时间在内的数字化计划。 二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和服务商,评估产品与需求匹配度、产品性能以及厂商的持续服务能力。 小微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在两方面都有不同于大企业的难点和需求,谁能满足这些需求,谁就能吃下这巨大的市场。 在内功,也就是内部需求梳理和明确市场供给上,小微企业——尤其是数字化经验不足的小微企业——的难点是对可选产品和服务不够了解。 这里甲子光年梳理了一份以业务流程为线索的小微企业数字化建设指南。 先看离钱最近的营销和交易环节。 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其业务种类不断丰富、业务数量不断增多、订单数量不断增加,订单管理和销售管理类的软件可以有效帮助小微企业减少管理成本、缩短销售周期和提升客户留存率。 以某计算密集型企业为例,其业务是提供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系统集成等服务。通过某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不仅可以统一管理所有客户需求,还能通过字段设置快速查找跟进记录、相关介绍、合同金额、报价单等的客户资料,并与财务、供应链、仓储、项目管理等其他软件打通。 服务客户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企业的发展才可持续。 再看中后台层面,数字化能解决的是沟通、协同、人事、财务等流程需求。 很多人认为,小微企业不需要内部数字化:吼一声就是沟通协同,一个HR就能筛完100份简历,财务记得提醒老板审批即可。 但实际上,管理和沟通的问题并不会因为公司规模小就不存在。 以人事环节为例,越是初创企业,人员流动率越大、各部门职责划分越不明确、管理体系越不完善、招聘难度越大。此时,数字化工具可以有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