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互联网商业仅是智能商业的前奏
这样的公司能充分利用网络协同带来的网络效应,又能利用数据智能带来的精准价值,还能快速迭代,最后会产生黑洞效应。所以无论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只要能形成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优势,它就会越长越大,而那些传统企业坍塌的速度也会非常快。 李曌: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平台公司是最有价值的,那在智能商业环境中哪一类公司是最有价值的? 曾鸣:这就要回到我讲的点线面体的思考框架来看,推动产业演变的肯定是「面」的企业,所有工业时代的经济都可以想象成一条线,流水线、供应链等都是线,「线」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单向流动。 未来智能商业时代,它的形象都是网络或者说「面」,所以我们整个经济结构,在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升级中,每一个行业都在从「线」到「网」的过程,最终多重「面」交织就会形成一个数字经济体。 所以智能商业时代最有价值的企业是一个个的「面」,当然「面」有大小,但整体上谁能把一个传统行业从线性结构变成网状结构,那它就能成为未来主导行业发展的「面」。 李曌:要形成一个「面」,一定是借助了大势,比如淘宝是借助了互联网的大势,当前能造就「线」变成「面」的大势是什么? 曾鸣:大势的产生离不开技术,我认为互联网技术,包括AI等广义上的新技术还在高速进化中,虽然我们都说不清AI下一个大突破的时间点,所以可能会有一个大创新技术的真空期。但对于大部分行业,现在互联网+AI技术已经绝对够用了,当前更多是互联网技术与产业知识深度结合的阶段。 另外,当前有一项技术进步是大家都看得到的,而且它对于这一轮经济变革很关键,这就是物联网技术,它最大的价值是会完成很多物理场景数字化,只有把一个物理场景数字化后才有在线化,这也是实现智能商业的重要前提。 李曌:智能商业有点线面的机会,「面」的机会可遇不可求,那我们如何找「线」的机会? 曾鸣:抓「线」的机会一定要善于利用「面」提供的基础设施和连接,像拼多多起来的时候,它也是借助了淘宝这么年孵化出来的社会化物流体系,如果你要自建那速度、成本都会有很大压力,所以关键要能互相借力。 李曌:这样来看拼多多未来似乎很难形成淘宝这样的生态,因为它更多是借用原来的基础设施? 曾鸣:你借力的地方越多起来就越快,但你的核心价值就会相对越低,因为你没有创造新的基础设施,这样来看拼多多的确并没有超出淘宝与微信形成的生态。 李曌:我们可以将阿里这类公司看成一个黑洞,有些新公司可以看成是一个火箭,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火箭似乎很难飞出黑洞,都被吸进去了。 曾鸣:生态也有大小之分,比如说你已经到了太阳系了,那你再小也是一个行星,这就是生态的丰富性,所以共生不仅仅是点线面的共生,也有大小生态的共生。 李曌:这和我们原来所谓做大做强,然后追求形成垄断优势不一样。 曾鸣:是的,这也是我说的新定位,不能简单从消费者的心智角度考虑定位,还得考虑在经济体当中点线面的定位,因为这个决定了你的相对价值。 李曌:我们曾与今日头条天使投资人刘峻讨论未来是否能出现市值5到10万亿美金的公司,他觉得有这个可能性,你前面说智能商业公司会有指数级增长,那出现市值5到10万亿美金公司出现的速度会不会加快? 曾鸣:2014年阿里上市的时候,我当时和马云说其实接下来的竞争就是全球领先的5、6家互联网大公司看谁先过万亿美元,苹果的发展速度比我预估快了差不多一年。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